雪花制冰機的制冰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步驟:
1.水循環:首先,雪花制冰機內部有一個儲水箱,水箱中的水通過水泵被不斷循環送至蒸發器。這個過程中,水保持流動,有助于均勻降溫。
2.制冷循環:制冷系統的核心是壓縮機,它推動制冷劑(如氟利昂)經歷吸氣、壓縮、排氣和冷凝等階段。制冷劑在壓縮機中被壓縮后,變成高溫高壓氣體,隨后在冷凝器中釋放熱量給外界,液化后,經過節流裝置降壓,進入蒸發器。在蒸發器中,低溫低壓的制冷劑迅速蒸發,吸收周圍大量的熱量,導致蒸發器表面溫度降至-10℃至-18℃。
3.冰層形成:隨著循環水持續流經低溫的蒸發器表面,水逐漸凍結成冰層。這個過程會不斷重復,使冰層逐漸增厚。
4.冰脫落與收集:當冰層達到預設的厚度時,雪花制冰機會啟動除霜程序。這通常通過熱泵或電熱絲等方法快速加熱蒸發器,使得冰層與蒸發器表面脫離,隨后碎裂成不規則大小的碎顆粒冰或通過機械裝置脫落。脫落的碎冰粒落入下方的儲冰槽或通過輸送系統收集起來。
5.雙螺旋蒸發器與自動分離:部分高端的雪花制冰機還采用了雙螺旋蒸發器設計,配合齒輪減速機,使得冰水混合物在螺旋的作用下自動分離,進一步降低碎冰含水量,提升碎冰質量及儲存時間。
通過以上過程,雪花制冰機能夠高效、連續地生產出形狀類似雪花、質地干燥、不易融化的碎顆粒冰,適用于各種商業和工業用途,包括餐飲業、實驗室以及特定的行業降溫冷卻需求。